4月29日一早,连城县揭乐乡卫生院的各个诊室前已排起了或长或短的队伍,前来体检的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照彩超……40多名老人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检查。“我们村的村医余春兰总会提前到家通知,再也不用担心错过体检。”揭乐村村民罗顺来说。
2014年以来,连城连续8年在龙岩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下简称“公共服务”)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基公工作成为医疗卫生品牌服务。其中,通过创新项目绩效管理,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医被激活,成为服务村民医疗健康的重要力量。
专款专用 村医吃下定心丸
又到了为老人测血糖的时候,4月29日一大早,连城县文亨镇湖峰村的村医罗淑英不到6点便前往几名村民家中随访并通知他们体检。“村民出门早,得趁早为他们随访和通知他们体检。”罗淑英笑道。
定期上门随访重点人群和通知村民体检已经成为连城村医公共服务的日常工作。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始实施,在之后的几年里,通知村民疫苗接种是村医承担的公共服务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用于村级的公共服务经费不得少于40%,相应地,村医至少要承担40%的公共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服务几乎由乡镇卫生院全权负责,乡镇卫生院在分配资金时不愿给予村级资金。“没有明显的收入保障,村医自然对公共服务没有积极性。”连城县卫健局基层卫生股原负责人、连城县总医院副院长董书跃说。
为破解困局,2016年,连城县开始探索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第一步是明确资金管理。连城对基本公共服务资金进行全程预算特色管理,“三分法”将资金分为三部分:乡级、村级、家庭医生签约(含乡、村两级)。其中乡级+乡级家庭医生签约占总资金的60%,村级+村级家庭医生签约占总资金的40%,各部分资金专款专用,互相独立。
40%基本公共卫生资金被明确划为村级专用资金,让村医吃下定心丸。
为厘清各方权责,连城在全县统一标准,为乡、村两级制定了各自的公共服务职责清单,明确村级工作内容及奖分标准,确保责权相称。此外,还将村医纳入了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以下简称“家签”)。
每年年初,乡镇卫生院会根据上一年村医的工作量完成资金预算,将全年资金分成四个季度发放,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将预算资金预发至村医手中。
余春兰成为村医23年,服务揭乐村2300多名村民的健康管理,她对改革前后的变化感受深刻:“以前做基公一年补贴只有几千元,今年第一季度的资金1月份就拿到了1.6万多元,为乡亲服务更有干劲了。”
多劳多得 服务有了价目表
在新的分配制度下,村医的工作也被细致量化。每项工作都被设定了奖分,且对应着相应的金额奖励,例如为一名高血压患者随访一次可以获得5奖分15元的收入,但前提是这名患者已被建档,属于该名村医负责区域内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
村医收入明显增加,甚至成为许多村医的主要收入来源。余春兰说:“一年的医疗纯收入可能不超过2万元,但公共服务收入去年一年有5.1万元。”
为保证资金发挥实效、落到实处,针对村医的考核也在改革中更加科学合理。“改革前,公共服务考核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但乡镇同时又是被考核对象,既为‘裁判’,又为‘选手’,难免出现人情考核。”董书跃说,连城制定全县统一的村医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办法,明确扣分标准,消除村医考核不公平的人为因素。
同时,连城公共服务的考核为日常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由县卫健局组织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项目考核,实行分级考核:乡对村考核,县对乡考核,县对村复核,核验乡对村考核的准确性、真实性。
此外,为了提高村医对家签工作积极性,当地核定部分家庭医生签约经费给乡村医生,由卫生院结合乡村医生参与的深度和积极性发放,原则上全部发放给乡村医生。
据统计,全县村医补助总额从2014年的218.72万元提高至2023年的622.79万元,村医人均基公补助收入从2014年的0.9万元提高至2023年的3.5万元。大大提高了村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稳定了村医队伍。
收入显著提高,村医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由最初的“被要求做”到“主动做”。
罗淑英是村医世家,2019年底,她成功通过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成为文亨镇湖峰村的村医,从医以来,她的贴心服务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她对村民的情况很熟悉,谁有个小毛病,她张口就能说出来,还经常免费为村民服务。”说起罗淑英,村民张新妹称赞不已。
通过主动服务,不少村民潜在的慢性病被发现,去年一年,有二三十个村民被发现患了高血压,罗淑英叮嘱他们要及时防治。
“今年,我们出台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的十五条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村医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村医为民服务工作积极性,切实筑牢乡村医疗健康服务网底,构建县强、乡活、村稳的医疗健康服务格局,围绕‘小病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多发病不出县、疑难杂症县域也能治’目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向前发展。”连城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炳林表示。( 戴敏 徐士媛 黄水林)